清雍正(1723年-1735年) 底径27.8厘米 高72.0厘米 形制规整,葫芦形像丰满,亦称“大吉瓶”。瓶罩红釉发色浓艳,流敞自然,轻挂垂肩,亮丽雍雅。色似牛血猩红,器如美人妍艳,诚康熙郎窑典范。流至海外,融入海外设计师的智慧灵感,将器物的口沿、腰腹和足底部分别以鎏金镶嵌装饰。纹饰精美,做工精细。完美的将中式的单色釉与西方宫廷式装饰相结合。 因其釉水肥腴,宝光鉴人,连挑剔的乾隆皇帝亦为其赋诗:“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祜德尤崇”。 拓展知识点: 郎窑红始烧自明初,臻善于永宣。红釉发色极艰,即便巧匠难成,窑出多有瑕疵,色正佳器寥寥,是以景德镇御器厂明代遗址出土大量废品破片。宣德以后,几乎尽弃铜红,红釉器之烧造,至康熙才告大规模复兴。郎廷极(1663-1715),康熙四十四(1705)至五十一(1712)年间,出任江西巡抚,督理景德镇御窑厂事务,尝命重调明初釉色,复烧铜红,浓若牛血殷妍者,谓之「郎窑红」,亮泽均润,正如此瓶绝色;且有淡如朝霞欲上时,谓之「豇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