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天,北京文物商店来了一位老太太,以80元的价格,卖给文物商店一只蓝色鸡食碗。
老太太说这只碗在她家里已经很多年了,应该是有点年头的古物。但蓝色中还有白点,可能也不是什太好的东西。
明宣德洒蓝釉钵
首都博物馆藏
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将碗放进水里清洗起来,当碗内底的污垢被清洗掉时,竟然显露出六个字“大明宣德年制”。工作人员马上意识到这瓷器肯定不是一般的物件。
明宣德洒蓝釉钵
首都博物馆藏
当天下午北京文物商店的门口停满了汽车,门庭若市,中国著名的瓷器专家等人都来了。当这件蓝色的瓷碗摆在眼前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认真查看。从器形、材质到工艺,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瓷器,根据这件瓷器器型特点,将其命名为景德镇窑洒蓝釉钵,被首都博物馆收藏。而这件蓝釉瓷器最珍贵的地方竟是那位老太太误认为缺陷的地方,蓝釉中散落白点,被称为“洒蓝釉”。
明宣德洒蓝釉钵
首都博物馆藏
“洒蓝釉”首创于明宣德景德镇,因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
洒蓝釉的制作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然后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原本的白釉底色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所以《南窑笔记》中,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吹青”。
明宣德洒蓝釉钵
首都博物馆藏
宣德洒蓝釉葫芦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
关于洒蓝釉的诞生,竟然和宣德皇帝的一道“任性”的圣旨有关。
宣德皇帝即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1435年),明朝的第五代皇帝。其在位期间,举贤任能,采取仁政措施,让百姓得以生息,后世也把这二位父子统治的时代,统称为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像
(西元1426-1435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这位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抵挡不住玩乐之心,尤其喜欢掷色子的游戏,正是这一嗜好,成就了洒蓝釉这一瓷器品种。
为了满足这一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并且釉色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御窑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当即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好的材料,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
明宣德 洒蓝釉暗划海水云龙纹钵
天津博物院藏
关于其工艺,《陶冶图说》记载:
“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
从记载中可见洒蓝釉烧制工艺非常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
明宣德 洒蓝刻龙纹钵
景德镇出土
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染上了不明之症,很快就驾崩了。宣宗去世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直到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才又恢复生产。康熙皇帝非常喜爱古代瓷器,觉得古朴精良的洒蓝釉瓷器工艺失传十分可惜,便要求景德镇御窑厂重新研制复烧洒蓝釉瓷器。
清 康熙 洒蓝釉描金小棒槌瓶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之后,雍正、乾隆时期都有洒蓝釉瓷器精品问世。清朝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
清康熙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世的明宣德洒蓝釉瓷器数量不多,非常珍贵。如文章开头首都博物收藏的宣德洒蓝釉钵、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宣德款洒蓝釉暗花云龙纹钵、仇焱之旧藏洒蓝釉钵等。
最后这件洒蓝瓷器,上个世纪初流入天津一位大盐商家中,因为胎体厚重,完全不当回事,扔在厨房一角,拿来装酱料。一直到上个世界四十年代,以极低的价格流入古玩行。因为长时间油烟薰着,酱料泡着,很不像个样子,古玩行里,也不受待见,直到大古玩商仇焱之慧眼识英收入囊中,才算遇到知音。又等了三十多年,直到198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以370万港币成交,用一个精彩的数字见证了它的精彩。
朝代更迭,时迁世移,很多精美的皇家器物流入民间埋没。我想我们这一代的任务便是发掘流失民间的珍宝,让它们重放光彩,得到应有的历史地位。
设星标🌟
给雅赏设个星标吧,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每天的收藏知识啦!每天一条收藏资讯,关注我们不迷路~
❤️添加御承君个人微信,更多收藏精彩!
戳下文,再读一篇
如何鉴别你最爱的清三代瓷器?这份最全的清三代底款资料值得收藏!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