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文|蔡暄民
编辑|御承雅赏
海灯法师也是我练书法的启蒙老师。他曾一再跟我强调“练武之人必修史文!”他自己就以身履行。他不但武艺好,格律诗也写得好,小楷更加精妙。
他的小楷是学唐人的,隽秀飘逸。他的诗用词平淡意境深远,脱尽世俗之气,读他出版的《云水诗集》如观湖上青莲,淡雅中透出阵阵清香。
他当时布置我作业,必须每天写二大张书法,并注上某年某月某日课。他曾很认真严肃地对我说“练书法与练武术同出一源,首先路子要正,再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先练楷书,再习行书,最后习草书。”他说我的个性较外向,故提议我练颜真卿较适合。先练颜的《多宝塔》,再习颜的《麻姑仙坛》,随后练颜的行书《争座位》。接着习李北海的楷行,最后练二王法帖。他说“照此而行,路就很正了”他曾一再告诫我:“字最怕写俗了,一俗就无药可医!”
右前一:海灯法师;右前二:作者;
右前三:陈银海;右前四:王继忠;右前五:沙根生;
右后一:鞏成祥先生;右后二:寂诚师。
后来,我渐渐地看的书多了,才知道师父当时一再告诫的话,因出有道,明朝大篆刻家文彭也曾写过一首治印诗,其中讲到“赝鼎遍天下,俗至不可医”之句,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找了假鼎上的字作范本,最后一定越练越俗,字最怕写俗了,一俗真的再也无可挽救。纵观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其点划之间必有一股清雅脱俗之气溢出,而且交待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含混不清。书法的用笔用墨是如此,武术也一样,看一名武术高手舒展身姿,你一定会感到他的一招一式均交待得非常清晰,转换之处也十分圆润,令观者赏心悦目。书法除要求点划的起承转合清晰而明快外,转承勾连之间一定要舒展而圆润,绝不能含混不清。
有的人练了一辈子字,到头来也只能是“毛笔字”而非书法,原因就是他没好好临帖,只凭自己喜好涂抹。这条路一定走斜了,并会越走越远,字越写越俗。
在我二十岁那年,有幸结识了沙孟海先生。在和沙老的接触中,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沙老曾跟我说“练字是三分,七分是读帖。”他强调读帖比练更重要。这是有道理的,默记和领悟胜过一味地挥毫。默记是认路,领悟是辨方向,挥毫是行走,三者相互依承,才能路正而字端。日积月累,达到书写的较高境界。
沙老照片
沙老还常常说“手高必先眼高。眼高了,手才能跟上。”其实,眼高就指鉴赏力,有了较高的鉴赏能力,才会明白什么是好,哪条路是正的。
沙老书法
御承堂博物馆藏
我总认为:只有路正的字才能称得上书法,否则充其量只能算作毛笔字。凡书法,应点有出处,横有来头,撇有传承,捺有源流;综观历代书法大家,其虽都有自己的风格,但细寻其笔意均能找到先人的印迹,这就是先传承后创新的道理。而那些颇为自信,只凭个人喜爱而任意挥洒的字,在懂书法人的眼里,就是毛笔字。常碰到颇尴尬的情况,某人信手涂抹了几年,觉得书法不过如此而已,于是开始书写送人,而大多数人不通此道,难分优劣,拿来问我书得如何?说它好,我不愿意,说它差,对方一定不开心。最后也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笑笑而已!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领域,书法是意境最高的艺术之一,也是最难把握和理解的。它完全靠线条来传递感情和信息,靠线条浓淡徐疾的变化来反映书写者内心世界的复杂起伏。象音乐一样,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就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曲。浓淡枯湿的变化,线条徐疾委婉的运转如乐曲旋律的跌宕起伏,如果其中某一笔的不慎均会导致整篇书法气韵的不和谐,当然外行是难明其意的,犹如一位不通音律的人听演奏,某一个音符的跑调是断断听不出来的。
兰亭序局部
武术也一样,一套拳术就象一篇书法,其迅疾缓慢,停顿转换都要求非常的圆润和自然,一招一式必须交待得十分清楚,它的起承转合都在十分惬当的位置上,过和不足均会导致整体的不和谐。中国历代的官窑瓷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暂不说瓷的胎釉,且画在瓷胎上的花卉、人物,凡官窑器,一定是线条流畅,造型准确,交代清晰,过渡自然,否则,绝不会是官窑器。所以,我常常赞叹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它们虽门类不同,但内涵却是共通的。
清雍正珐琅彩蝴蝶纹盘,御承堂博物馆藏
2017年至2019年被山东潍坊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借展
戳下文,再读一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