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御承学堂YuCheng ClassRoom 以藏会友,共襄雅集!御承古董私享交流会邀您前来

以藏会友,共襄雅集!御承古董私享交流会邀您前来

时间Time:2020-10-27 21:05 作者Author:御承君

↖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而文物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结晶。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为响应学习传统文化的号召,御承堂将于11月15日在杭州东明白庐艺术馆开展古董私享交流活动,以藏会友,共襄雅集。


明 《长物志》序有言:


“夫标榜林壑,品题酒茗,

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

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

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


本次古董私享雅集将于10月31日、11月1日线下预展,11月15日正式开拍,赏器鉴古,精品瓷玉杂项,尽显文人风雅。




藏品预览


龙泉窑僧帽壶

规格:高18.8cm 口径5.2cm 底径7.3cm


龙泉在西晋时便开始有烧制青瓷的瓷窑,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形成龙泉窑系,为宋代最大的瓷业中心。


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代,“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只来往如织。”而在南宋时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成为龙泉青瓷的巅峰。


作为宋代名窑,龙泉窑备受藏家、博物馆喜爱。著名藏家大维德爵士便藏有37件宋元龙泉青瓷,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供文物爱好者瞻仰。


2018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龙泉窑精品以3800万人民币成交,足见龙泉窑的魅力。


來源

暂得楼旧藏



已故香港瓷器收藏大家、暂得楼主胡惠春先生是文物收藏界知名人士,早年居于沪上,曾于1945年被聘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门委员,1950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移居香港后,于1960年创建敏求精舍,并担任了八任主席。敏求精舍至今保持着很高的收藏层次,集中了香港地区品位高雅的收藏家、鉴赏家。


胡惠春先生收藏丰富,自名其斋为“暂得楼”。这一名称源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胡先生取文中“暂得”二字,一是指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拥有文物古玩,故为“暂得”;二是谓图一时之快乐,曾经拥有过了,就如兰亭修禊之事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胡先生的胸襟和修养。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胡惠春先生先后两次把自己收藏的精美陶瓷器共359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进一步丰富了上博的收藏。


2017年11月29日  佳士得香港2017秋拍中,一场暂得楼藏官窑瓷器如约而至,7件(组)单色釉精品瓷器不负所望,全部成交。其中一件藏品以1270万港币成交。


龙泉窑凤耳瓶

规格:高18cm 口径6.9cm 底径7.2cm


來源

暂得楼旧藏


市场参考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釉双魔羯耳瓶

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十面观止—十面灵璧山居甄选中国历代名瓷
RMB  2,996,728


宋代哥窑节高长方洗

规格:高11.6cm 口径9.1cm 底径10.3cm


來源

暂得楼旧藏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记载“哥窑”的古文献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记》,明代的《格古要论》、《遵生八笺》,清代的《博物要览》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


其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成为宋瓷最具代表性的审美符号,是宋代美学的绝佳代表。


市场参考


南宋 哥窑四方倭角小洗

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季拍卖会    

人间异珍:奇•趣

RMB  5,436,480


掐丝景泰蓝花纹紫砂壶

规格:高17cm 宽22cm

壶底带款康熙年制,紫砂胎,外身通体施蓝釉景泰蓝、绘缠枝莲花卉纹、掐丝工艺点缀,花枝招展颜色分明,壶身呈六棱形,器型精致乖巧,包浆自然。


大清康熙年制款 豇豆红太白尊

规格:高9.3cm 口径3.6cm 底径12.7cm


如果说郎窑红釉是以艳丽的釉色夺人眼目,那么豇豆红釉则以清新淡雅的色泽令人赏心悦目。豇豆红釉是清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的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因其呈深浅变化的粉红色,有时掺杂绿斑或色晕,恰似豇豆色泽,故名。


由于受烧成气氛的影响, 豇豆红釉色千变万化:或在朦朦的粉红色中有深红色的密集斑点;或深红色逐渐晕散为浅红色;有的局部微泛浅黄或浅绿色;还有的在深浅绿色当中泛出红晕,表现出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意趣。所以又有“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美名。


与此同时豇豆红釉烧造极其困难,首先在施釉方面,要在用钴料写好款识后,先用浇釉的方法在底部以及器物内部,施一次二灰釉,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透明釉;待晾干后,还须在器物外部再施铜红料。


正因豇豆红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2018英国皇室贵族新加坡中国古艺术品拍卖会,一件豇豆红太白尊拍出420万港币的价格。


市场参考


 豇豆红太白尊

英国皇室贵族2018新加坡中国古艺术品拍卖会    

HKD  4,200,000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什袭之藏——马钱特九秩晋三甄选清瓷御窑隽品

RMB  3,565,000


大清雍正年制款 黄地粉彩海水龙纹梅瓶

规格:高30.8cm 口径6.3cm 底径12.8cm


黄色,谐音皇色,国人谓之皇帝专用色。《元史.顺帝纪》记载至元二年(1336年)夏四月丁亥的禁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可见最晚到元代,黄色已经成了皇室御用色,臣庶不得用。


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把暗刻、划、印、雕等各种装饰工艺以及釉上彩绘共同运用到黄釉瓷器上,丰富了黄釉瓷器的品种,一改单色黄釉瓷以素取胜的面貌,形成黄釉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此时的黄釉瓷不仅造型完美,做工精细,更有十足的皇家气派,是宫廷文化的集中呈现,极具收藏价值。


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一件清代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以2.07亿港币成交,足见黄釉的市场价值。


市场参考


清乾隆 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 (一对)

香港蘇富比2012秋季拍卖会    

HKD  107,060,000


大清雍正年制款    青花梅花纹梅瓶

规格:高23.5cm 口径3.3cm 底径8.8cm


雍正皇帝品味卓绝,在雍正的亲自把关下,官窑瓷器件件清雅非凡,被誉为清代的审美巅峰。由他所主导的清代宫廷造办体系,及其建立的美学风格,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雍正在充满压力的政治事务中,仍对瓷器、特别是青花瓷的艺术不解追求,并成为他独特的减压方式。在雍正皇帝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下,使“文雅精细”成为当时青花瓷鲜明的艺术特色,也让瓷器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线条柔和圆润,胎体选料极精,壁薄体轻。


雅好花道的雍正,对各式花卉都有深刻体味与独特标准,所以在青花瓷的纹饰中也多用花草题材。常见有梅花、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不过可不是简单的将这些花草绘制在瓷器上,他特别讲究意境美,注重祥瑞的寓意。其画风,多受清代顶级绘画大师恽寿平画风影响。


雍正青花一直是拍卖市场的宠儿。香港佳士得2010秋拍,一件清雍正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壸以7906万港币成交,2015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雍正青花穿花龙纹长颈胆瓶以7580万港币成交。2019年6月5日,北京保利雍正御制青花釉里红天球瓶不负众望,拍出1.47亿天价,再次证明雍正青花的至高魅力。


市场参考


清雍正 青花腊梅竹纹梅瓶

佳士得香港2001春季拍卖会

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

RMB  4,478,500


清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图凸莲瓣撇口瓶

香港苏富比2013秋拍

RMB  36,325,560



大清乾隆年制款 古铜釉兽耳尊

规格:高21.6cm 口径10.9cm 底径11.2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粉彩开窗花卉纹水洗

规格:高6.4cm 直径20.8cm 底径18.5cm


乾隆年制 紫砂珐琅彩 祥龙纹 提梁壶

规格:高18cm 耳距17cm 

取上乘紫砂老料,造型精致大方,粗犷敦厚,整体感强。做工精致,绘画花卉纹,祥龙纹饰生动,画工精细,纹饰自然。茶壶容量合适,出水通畅,收藏自用精品。


大清乾隆年制款天青釉刻花回龙纹双耳瓶

规格:高34cm 口径12.7cm 底径14.2cm


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瓷,摹拟玉的光泽。在推崇“正色”、“玉德”的儒学和崇尚“自然”、“天道”的道教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时,已经预示了对青瓷的喜爱将伴随中华文明的演进。


宋朝人对青釉的痴迷,让青瓷有了“宋朝之色”的 称呼。汝、官、哥、钧、定,宋代五大名瓷中,汝瓷为魁,原因就在汝瓷的天青釉色。


天青釉,被世人称为“青如天,明如镜”,“似玉、非玉、而胜玉”,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它带来的沁人心脾的静谧感,恰恰契合了“静为依归”“清极遁世”的处世哲学,为后世很多帝王所喜爱。


雍正、乾隆皇帝对瓷器的鉴赏水准都非常高,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前朝制作的精美瓷器的追慕。于是,复制宋代五大名窑就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天青釉色的仿制尤其出色。


该器便是此一时期天青釉精品之作。胎质白润细腻,造型规整匀称,釉色滋润明亮,类冰似玉。


近年来,清代青釉瓷器价格屡创新高。2018厦门保利秋拍,一件青釉六方瓶便拍出了1.4亿的天价,2017佳士得春拍,一件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也拍出了1.2亿的天价,市场对青釉官窑的青睐可见一斑。


市场参考


清乾隆 天青釉六方大瓶 (一对)

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禹贡——御座与重屏之间 古董珍玩之夜

RMB  13,800,000


大清乾隆年制款豆青釉留白花卉系带葫芦瓶

规格:高25.5cm 口径2.5cm 底径8cm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山水人物笔筒

规格:高15.2cm 口径12.8cm 底径12.2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粉彩扒花海水神兽图笔筒

规格:高10.4cm 底径6.2cm 底径6.2cm


私藏王步青花花鸟笔筒

规格:高14.2cm 口径10.8cm 底径10.8cm


王步(1898-1968 年), 字仁元, 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其父名秀青,系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秀青花画手。在父亲的熏陶下,王步从小喜爱绘画,9 岁时在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1912 年出师。


他曾受聘于陶瓷名家吴霭生制作仿古瓷,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创新打下了基础。吴病逝后,他摆脱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画的技法绘制青花。


“泼墨青花”又称“大面积分水”,采用大面积分水来进行青花创作,是写意国画在瓷器上的体现。王步的泼墨一改之前晚清青花的繁复僵硬,分水一气呵成,写意而灵动,体现出王步大师的超高功力,鲜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近年来,王步大师制瓷极受追捧。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王步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尺二四屏瓷板以2701.5万元成交;2018年北京匡时春拍王步青花人物故事瓷板以2932.5万成交,其作品市场认可度可见一斑。


市场参考


王步 青花花鸟四方笔筒

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RMB  5,750,000


旧藏 影青釉镂空云纹香薰

规格:高14.5cm 直径7.3cm 底径8.2cm


影青也叫映青、隐青,又名青白瓷,是两宋时期仿青白玉效果而创烧的瓷器,故有“饶玉”的美称。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满天下,作为朝廷贡品,深受宋朝皇帝的喜爱。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曾赞“景德镇青白瓷,居宋代六大瓷系首位。”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一词里所言玉枕,便为青白瓷。


宋代皇室更是对青白瓷青睐有加,一度成为宋宫廷重点采购的瓷器。《宋会要辑稿》册一百四十六食货五十二谓:“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监库。”“真宗景德四年九月诏,瓷器库除捡封桩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竹园陶说》载: “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以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皇帝也钟爱,不断为之写诗做宣传。”


2017英国皇室贵族拍卖,一件影青瓷以1200万人民币成交。


【古珍玩藏】·【歷代壺藝】

【梅花树桩提梁壶】【吴玉亭】

【规格】长19.8cm 宽10.5cm 高10.8cm 

【人物简介】吴玉亭,清代·道光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字竹溪。此壶造型独特,提梁做壶,全壶树理纹逼真,苍老,虽然略显粗糙,但不失气韵,浑然一体,同时具备了使用功能和欣赏效果。


古珍玩藏【歷代壺藝】

【石瓢壶】【顾景舟】

【规格】:长15.8cm 宽10.8cm 高7.6cm 

【简介】:顾景舟,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


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顾景舟先生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该壶便为顾景舟、吴湖帆合制,陶艺一绝,书画一绝,珠联璧合,堪称近代史上最具标杆性的一次文人壶杰作。



顾景舟壶素为名品,动辄千万成交。2014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一组顾景舟制茶具以2875万人民币成交,2015北京匡时秋拍,一件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壶以2700万人民币成交,一时传为美谈。


市场参考


近现代 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 相明石瓢壶

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    

可以清心——紫砂及茶道具专场

RMB  27,025,000



【古珍玩藏】·【歷代壺藝】

【竹节方壶】【赵梁】

【规格】长17.2cm 宽10.2cm 高11cm

【人物简介】赵梁,又作赵良,江苏宜兴制陶名艺人,传说首创提梁壶,与董翰、时鹏、元畅并称“四大家奚谷”、“紫砂壶四大家”。赵梁所制茗壶,以朴实古拙见长。


和田玉 素纹 贵妃手镯 

规格:条粗1.1cm 内径5.4cm 重64g 

和田白玉料,典雅贵妃镯,素面无工,打磨光滑,佩戴效果高贵优雅,玉质细腻,油性上佳,包浆一流。


旧藏 和田玉福纹挂佩

规格:宽5.5*5.5cm 重49.7g

上乘和田玉质,油润细腻,白度上佳,精雕蝴蝶纹饰,寓意美好,玉质紧密无结构,皮壳包浆醇厚,纹饰精美,收藏佳品。


和田玉 三羊开泰 雕件

规格:不含底座高4.38cm长6.9cm宽6.07cm 重185.6g

和田玉精雕三羊开泰雕件,玉质温润细腻,采用圆雕技法,精雕三羊,五官精致,寓意吉祥,刀功精细,线条流畅,上手感极好,值得收藏。


旧藏寿山芙蓉石 山水人物故事意境摆件

规格:不含底座高11.68 宽3.61cm 长10.46cm 重541.0g

取上乘高山芙蓉石为材,雕工精湛,山峦耸立,雕刻人物故事,松下乘凉,细节到位,神态逼真,刀功老辣,石质细腻,色泽迷人,石纹清晰,收藏佳品。


和田玉双龙头手镯

规格:内径5.8cm 外径8.0cm 重56.6g

玉质细腻紧密,雕工精湛、双龙戏珠,圈条圆润、微沁色、包浆润、配精美老布盒、便于收藏、全品相。


和田玉雕府上有龙挂件

规格:长5.3cm 宽3.7cm 厚1.4cm 重37.5g


和田玉代代封侯把件

规格:长6cm 宽3.5cm 厚1.8cm 重量48.5g


和田玉双龙头手镯

尺寸:高18.8cm口径5.2cm底径7.3cm


旧藏和田玉竹节手镯

规格:外径7.8cm 内径5.7cm 圈1.1cm 重54g


老和田玉手镯

规格:内径5.65cm 外径8.0cm 重72.9g

素圆条手镯、玉质细腻紧密、油性好、局部带皮、形制规整、光素无纹、简洁大气、无伤裂、声音清脆、品相如图。


和田玉竹节纹手镯

规格:条粗1.2cm 内径5.8cm 重58.5g

和田白玉料,玉质白嫩缜密,油润度上佳,外径浅浮雕竹叶纹,手工细腻精细,包浆醇厚,佩戴舒适大气。


老和田玉竹节纹手镯

规格:内径5.65cm 粗1.1cm 重42.6g

玉质细腻,白度好、形制规整、雕工细致、

节节高升、寓意好,全品相。


和田玉子母牛把件

规格:11.8x4.7x4.0cm 重398g

牛有扭转乾坤、牛气冲天等寓意。子母牛溯潮而上,又有带子上朝、富贵绵长之意。雕工细致入微,子母牛形态栩栩如生,线条优美,玉质细腻,脂感迷人,精品摆件。


和田玉龙头壶

规格:长17.5cm 宽12.3cm 高11.6cm 重量1062.8g


清 和田玉观音像玉牌

规格:长15.2cm 宽5.1cm 重238.5g

新疆和田玉料,玉质细密,油脂性肥厚,裹浆均匀,浅浮雕刻观音立像,开脸祥和,纹饰清晰,刀工一流,局部留有原皮,品相完美,值得收藏。


老和田玉八棱提梁壶

规格:宽16cm 高16cm 腹11.6cm 重520.8g

和田白玉料精雕、玉质细腻紧密、白度佳、玉壶饱满、盖子作气孔、流口作梅花状五出水孔、内堂干净、可实用,嵌铜鎏金提梁、提梁錾刻珍珠地缠枝花卉纹、中间镶嵌白玉葫芦状提手、手感好、包浆润、全品相。



旧藏 沉香十八籽手串

规格:珠径1.6cm 重64g


旧藏:沉香镂雕团寿纹手持

规格:珠径1.5㎝ 重80g

此器沉香制,色泽沉稳古雅,纹理清晰,包浆醇厚自然。手持颗颗大小均匀,油性好,满工镂雕团寿纹,搭配海蓝宝隔珠、佛头,刻画细致,刀工精细流畅,品相完美。


旧藏 鎏金沉香十八籽手串

规格:珠径1.6cm 重87g


旧藏 鎏金沉香十八籽手串

规格:珠径1.6cm 重100g


旧藏:蜜蜡佛珠一条

规格:珠径1cm 重111.7g

蜜蜡材质,质地细腻,包浆浑厚,珠体饱满圆润,颗颗精选,色泽明亮,搭配翡翠隔珠,佛头,典雅复古,收藏佳品。


旧藏 老琥珀十八子手持

规格:珠径1.9cm 重73g

上乘老琥珀,冰裂纹清晰,风化自然,珠体圆润饱满,孔道通畅,颗颗精致,带佛头,十八颗奇数,全品。


蜜蜡朝珠

规格:珠直径1.27cm 重251g


琥珀团寿纹手串

规格:珠径1.8cm 重43.9g

料子干净通透,珠体颗颗精雕团寿纹,大小均匀,工艺精美,色泽漂亮,上手效果好,佩戴送礼佳品。


琥珀108佛珠 

规格:珠径1.4cm 重164.8g

上乘老琥珀、质地干净,晶莹透亮,珠体圆润饱满,大小均匀,带佛头108齐数,全品相,收藏价值高。


辽金特色-老玛瑙

规格:单颗1.2cm 对折长62cm 重168.5g

108颗念珠、红玛瑙、镂空雕刻,大小统一,光泽莹润细腻,手感甚好。


旧藏沉香翡翠朝珠

尺寸:珠直径1.44cm 宽1.2cm 重234g


沉香十八子手持

规格:珠径2.0cm 重104.1g 

全品。


沉香貔貅镇纸一对

规格:高5.3cm 宽9.5cm 总重123.4g

纯正老沉香料,味道清香扑鼻,木质纹理清晰,包浆一流,雕就貔貅,原一对,生动造型,寓辟邪之意,文房陈案收藏佳品。


老沉香 人物故事 牌

规格:高8cm 宽5cm 厚1.2cm 重45g

整料雕就,纯正老沉香,纹理清楚,油分高,浮雕人物故事图,形象逼真,意境美,线条优美,雕工精细考究,皮壳包浆黝黑,佩戴收藏佳品!


黄花梨搭紫檀 三多 香薰摆件

规格:带底座高9.9cm 宽14.5*15cm 重531g


旧藏 黄杨木香薰

规格:长16cm 宽7.8cm 净高9.9cm 重量276g


旧藏 老坑端石 祥龙遨游 文房端砚

规格:厚2.7cm 宽13.4cm 长20.3cm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


手卷墨 文房彩墨一套

规格:单个最高15.3cm 宽5厚1.6cm 总重530g

品相完好,风化纯润,双面工,色泽艳丽,材质精良,油润细腻,古朴精美,纹饰生动,典雅。


水晶卧马

规格:长10.3cm 宽4cm 高4.3cm 重250g

简价:以天然水晶雕卧马,四足蜷典卧于地,作伏卧侧头状,造型憨厚敦实。线条简练、铊工到代,雕镂寥寥而神态毕现。此对水晶雕卧马乃小件大样之作,造型与唐宋陵墓神道前之石马有异曲同工之妙,时代特征显著。


乾隆御制款 琉璃绿渡母坐像

规格:高20.8cm 底径10.1cm

老琉璃在拍卖场中一直备受关注。据2010年佳士得的中式玻璃工艺品拍卖纪录显示,乾隆皇帝时代的红凤凰琉璃壶卖价超过200万美元。一只透明琉璃瓶在2011年11月30日香港佳士得中国陶瓷拍卖会上的售价远远超出预计的45万美元。它产生于18世纪,白色玳瑁镶嵌,颈部上方及边缘镀蓝色旋转花纹十分罕见。琉璃的材质对光的折射率高,所以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在光线的配合下,更能将其艺术特质充分表达,特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欣赏到色彩的自然流动,感受意境之美。


大清乾隆御制款 琉璃描金地藏王菩萨像

规格:高20.8cm 直径7.6cm


大清乾隆御制款 琉璃描金雕刻佛像

规格:高22.5cm 底长11.3cm 宽6.5cm



戳下文,再读一篇

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那些唐代“逆天金银器”,谁能拥有如此宝藏?

国宝传奇|建筑工地挖出一玛瑙杯,竟成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顶级高古瓷:上海博物馆珍藏品赏析

景德镇艺术游学预告|穿汉服,赏瓷器,辨真伪,千年瓷都等你来撩~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