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皇子状元:宋徽宗之子赵楷
赵楷(1101年-1130年),宋徽宗第三子,封郓王,母懿肃贵妃王氏。跟他的父亲宋徽宗一样是个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聪明伶俐,深得徽宗宠爱。他曾经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宋徽宗画像
历史第一位状元:孙伏伽
孙伏伽,隋朝开皇年间生于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其性格宽宏大量,处事从容,荣辱不惊。
天下第一名榜状元:章衡
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段佳话,即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考,那年的进士榜被誉为中国千年科举史上最辉煌的一榜。如今再看那一届的进士龙虎榜,其群星璀璨程度仍令人炫目:苏轼、苏辙、曾巩、曾布、程颢、张载、吕惠卿、章惇、王韶、林希等。
而这次天下第一名榜的状元,则是章衡。章衡(1025—1099),字子平,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后举家迁至浙江杭州富阳。
章衡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状元及第之后,任潮州通判,又改任盐铁制官,后被授润州长史,累迁左光禄大夫等职。熙宁五年(1072年),章衡以起居舍人身份奉命出使辽国,一箭扬国威,被传位美谈。
最幸运的状元:王寿彭
王寿彭,字次籛,清光绪状元,山东潍坊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人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举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殿试”以一甲一名中状元。入翰林院,任编修。后为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
传说,王寿彭中状元是因为名字好。因为当时正值慈禧大寿,读卷官一看王寿彭的名字有利用价值,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把不是第一名的王寿彭的试卷调到第一名进呈。
慈禧太后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十分吉祥,征兆自己(王)寿如彭祖。彭祖本是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800岁,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寿星。
王寿彭这三个字居然能巧合到象征慈禧太后长寿,她内心的喜欢自然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她点王寿彭为状元,并对读卷官大加恩赏。
王寿彭书法
实际上王寿彭会试与慈禧大寿只是个偶然的巧合而已,无必然的联系。事后,王寿彭也作一首打油诗抨击此事:
“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堪难。
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又偶然。”
此外,王王寿彭还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宁波大学御承堂美术馆展有一方端砚,砚底铭文即为王寿彭之作:“松叶石泉秋色生,柴门深闭竹窗明。蝉鸣初寂斜阳冷,羽客楼头笛一声。”“王寿彭”。
清张亨嘉 刻诗文 “读书有味”长方端砚
宁波大学御承堂美术馆陈列
状元之中的状元: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提名状元,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驸马状元:郑颢
郑颢(817~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秘书监。大中十三年,拜兵部侍郎,出任河南尹。咸通元年(860年),去世,时年四十四,追赠太师。
最为传奇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1621年生,1682年卒,字及超,号立庵,浙江鄞县人。清朝顺治12年(1655年)汉榜状元,为清朝浙江第一位状元。殿试时,其考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探花),顺治御览时,推崇其行文雅正,书法端庄秀丽,推其人品,于是钦定他为状元。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史大成书法
戳下文,再读一篇
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