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暄民
编辑|御承雅赏
这三枚连结一体的玉质二联套子母印,是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光文帝刘渊的生前用印。两方小的印文为“元熙”和“光文帝玺”,元熙(304年10月——308年9月),是前赵的第一个年号。史书记载:
玉质二联套子母印
御承堂博物馆藏
西晋建武元年(304年)十月,刘渊迁左国城,称汉王,建元元熙。
另一方“光文帝玺”是他称帝时用印;大的一方鳥篆印“刘渊之印”,即光武帝的私印。三方印文篆刻都极为精湛,系当时一流高手所镌。
前赵政权是晋以后在中原大地由刘渊建立的一个短暂的政权。但也是一个颇令史学家不得不认真书写的一个朝代。尤其是它的创立者刘渊。此人,更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刘渊这个人(?~310年),颇具戏剧性,他是新兴匈奴人,属匈奴铁弗部,十六国时期汉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为呼延氏。
其文武双全,精骑射,父亲死后,接掌部落事务,很擅长借势起事,他趁着西晋内乱,割据了并州地区,建立了汉国,设置文武百官,但仍追尊汉朝皇帝。永嘉二年(308年),正式称帝,年号永凤。任贤纳谏,恭俭勤劳,励精图治。提到西晋这个王朝,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它是在三国时期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西晋只传了四位皇帝就灭亡了。如果说是八王之乱削弱了西晋的政权,那么匈奴人刘渊就是西晋王朝的直接掘墓人。
刘渊从小就非常聪慧,七岁时,母亲呼延氏去世,他伤心得捶胸顿足,嚎啕不止,旁人都被他的悲伤所感动了,所有族人都一致赞赏他的孝顺。据说,曹魏司空王昶等人听说后赞赏有佳,并且派人前去吊唁。刘渊自幼好学,曾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发奋攻读《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等书,尤喜《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尚能背诵。而《史记》、《汉书》及诸子等著作,更是烂熟于胸。一次曾经对一起学习的同学朱纪、范隆说:“我每次看书传的时候,往往禁不住要鄙弃随何、陆贾的缺乏武功,周勃、灌婴的缺少文才……一个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本来就是君子所看不起的。随何、陆贾遇上汉高祖而不能够建立起封侯的功业,周勃、灌婴跟随汉文帝而不能开创教化的大业,可惜啊!”可见其从小胸怀大志,文武兼修,又加上他体力超群,臂长出众,适合骑射,长得面貌堂堂。据说曾经有擅于相面的人一见他即赞曰“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玉质二联套子母印
御承堂博物馆藏
三国魏元帝的时候,刘渊作为匈奴部落的人质被送往了洛阳。晋朝建立以后,王浑与儿子王济都很器重刘渊,多次向晋武帝举荐他。晋武帝就召见了刘渊,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后,也非常赏识他,本想重用他,却遭到很多朝臣的极力反对,认为他是匈奴人,不会忠心事汉族,晋武帝耳软,暂时放弃任用刘渊的打算。到刘渊的父亲刘豹去世后,刘渊才继承了父亲左部帅的职位,任职后,诸事身先士卒,治军严明,深得部下爱戴,此时晋武帝就任命他为北部都尉。在其任上,刘渊推行法治,打击邪恶势力,轻视钱财,在匈奴五部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吸引了很多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投奔他。
晋武帝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了,他是个近乎白痴的人,不会治政,很快引发了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晋王朝的局势从此陷入一片混乱中。刘渊认为起兵的时机成熟了。晋惠帝永安元年,在其堂祖父右贤王刘宣的推举下,任大单于。据说,二十天之内,就有五万人集其麾下。于是刘渊在离石县建都,同年十月,又将都城迁移到左国城,此后,不但胡人归顺,晋朝人也纷纷来朝。
刘渊对部下誓言:“汉朝能够久治天下,因恩德和仁义所加。本人乃汉皇室刘氏之外甥,系兄弟关系,现我哥已亡,本弟理应继承汉王之位!”于是就建立了汉国,史称汉赵亦称前赵。他在位期间用贤纳谏,励精图治,惩治贪官,减轻赋税,关爱百姓,做了一系列于民生有利的事。但是可惜他只在位了六年就去世了。
刘渊死后,太子刘和继承了皇位。刘和是个生性多疑之人,对属下又十分残暴,加上几个心怀鬼胎的大臣的挟持下,诛杀兄弟,荒废朝纲。刘渊的第四个儿子刘聪不满,遂起兵叛乱,杀死了刘和,自己做了皇帝。刘聪当皇帝后,虽然颇有才能,但他又抵挡不住权势和美色。开始享受生活,荒淫无度,国事很快被荒废了。刘聪死后,太子刘粲即位,皇位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居心叵测的靳准杀掉了。刘渊费尽心血建立的王朝,只继续了十几年时间,就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象泛起的一朵浪花。与若干年的的后周柴世宗颇为相似,悲哉!
我收藏古印玺有三个条件:1,材质佳;2,刻工好!3,意思好,如果系人名,则该人必须品好,更不能是冤死的。此二连三套子母印不但材质佳,雕工颇具匠心,造型独特,可见乾隆的田黄三连章取法于此,它是玉质,雕琢难度更大,其印文镌刻极为精湛,属汉印中上佳之作,即符合我收藏的标准。
今刊出,供同好雅赏!
设星标🌟
给雅赏设个星标吧,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每天的收藏知识啦!每天一条收藏资讯,关注我们不迷路~
❤️添加御承君个人微信,更多收藏精彩!
戳下文,再读一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